樱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社思丨车厘子自由与自由主义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危害是什么 http://m.39.net/pf/a_4467033.html

“‘车厘子自由’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生动写照:新富起来的一代精神需求赶不上财富增长的步伐,而有很高精神追求的人基本上富不起来”

南都观察日报近两年,“车厘子自由”这个略带几分戏谑的说法在朋友圈中很是流行。顾名思义,这是指“购买车厘子时无须顾虑生活开销、为钱发愁的状态”,象征着个人凭借可支配收入、享有一定生活品质的基准线。这虽然看似是一种“初步”的有限财务自由,但“自由”背后所体现的已经不再是“生存”的问题,而是如何“生活”得更好的问题———如何在“生存”与“生活”之间寻求“自由”的最优解已经成为了当下青年群体所共同面对的时代命题。人世之大道理,何为最要?曰:宜使人人得自由发展其才性,自抉手眼,另开生面,千殊万端,各呈其美———这是我们对自由的最早的定义。而古汉语中的“自由”其实突出的是人格的自主性,也就是完整地自我主宰的道德理想。就此而言,“车厘子自由”在内涵上所体现出的,倒是中国文化一直以来对“自由”的理解,那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尽其所能地追求现世的福祉和满足,究其根本,这是落在了一种去*治化的、对物质和精神的自由支配和自由享有上。诚然,物质化的自由固然重要,但却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生活真正物有所值的,并不仅仅是这些物质消费的自由,更加是精神生活的自由。在这一意义上,“车厘子自由”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生动写照:新富起来的一代精神需求赶不上财富增长的步伐,而有很高精神追求的人基本上富不起来,于是人们往往是囫囵吞枣,大多是先追求物质满足,再找东西填补心灵的缺失。事实上,“自由的前提,不是长生不老,大鱼大肉,权倾朝野,自由可以是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的达成。”看似平淡的描述,实则最难实现。自由也许是春天聆听花开的声音,是夏天觅得的一处荫凉,是秋天静观落叶飞舞,冬天手捧的一杯热茶,它或许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它花”,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许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自由可以说是很简单,丰子恺说:“不乱于心,不因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甚好。”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自由类似于所谓的“小确幸”,是生活中可把握的“小而确定的幸福”,但“小确幸”既未必是消费界定的,更不一定需要花那么多钱,因为那本质上是一种内心的精神感受,不是由“想买就买”决定的。说白了,自由就在我们的身边,平淡而自足的心境便能够给予我们最大的自由,由此,我们有何理由舍近求远,去寻找自由的答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