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一聊ldquo大唐水果rdquo [复制链接]

1#
前言

如果可以选择一个朝代穿越,大概许多人会选择唐朝吧,“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之繁华在中国古代绝无仅有。荣耀大唐,文人墨客谱写盛世华章,贸易经商万国来邦,百朝来觐,繁花似锦的大唐王朝,在经济达到空前繁荣的条件下,物质文化也达到极大的发展。

国家贸易通商,外来人口为大唐注入了许多新鲜活力,都城长安的文人们更是兴起对“胡人文化”的模仿,大唐对外国文化有着极度的包容,长安人们模仿外国人的饮食和生活起居,外国的饮食习惯也传入大唐,水果的种类也增多了起来,今天就来聊一聊关于“大唐水果”的那些事。

根据徐坚等人编撰的《初学记》:“李子,柰(即苹果的一种),蒲桃,樱桃,枣,栗子,梨,柑橘,梅,石榴,瓜果等”

由此可见,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水果在唐朝时已经十分普及了。

让杨贵妃都馋的“妃子笑”

在唐朝的诸多水果中,第一个让人们想起的大概就是因杨贵妃而得名的“妃子笑”了吧,虽然我们今日可以在超市就能买到荔枝,但在大唐时,荔枝却是一种顶级的奢侈品,莫说商人富贾,就算是王公贵族都无不以能够吃到荔枝而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

我们知道在古代交通十分不便,道路不发达,而荔枝壳软水多,极易变质,难以保存,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荔枝图序》一文描述:荔枝若离其枝,一日颜色变,二日味道变,四日五日之后,色香味尽无,可见荔枝被摘下后,四五日就有可能会变质。

为了能够满足杨贵妃,让她吃到原汁原味的荔枝“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日夜人马不停的赶赴长安,为的就是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可是从南方运到北方,这么多时日才能送到长安的荔枝还能吃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直言不讳的说过,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其实并不是新鲜的荔枝,而是已经晒成干的荔枝干。

不过还有人指出说根据史记记载“将连根之荔枝,栽植于器皿中,由楚南至楚北,送至襄阳丹河,运至商州,秦岭不通......”,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唐玄宗便命人将整棵荔枝树移栽到缸中,再运到长安。为了一颗小小的荔枝大费周折,也由此可见这种水果的受欢迎程度,从一颗小小的荔枝便能看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当真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著名的“哀家梨”

说完唐朝奢侈的荔枝,我们再来聊一聊十分平常的水果“梨”,长安地区,最著名的莫过于“哀家梨”了,不过这种梨和皇太后可没有半分关系,而相传在洛阳报德寺种出了传说中最大的梨,足有六斤重,相当于一个西瓜的重量。

梨的品种不一样,吃法也和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平常吃梨时,洗洗干净后就直接啃了,不过在唐朝人们吃梨都是“炉端烧梨”。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有这样一个剧情,宫宴时,李治拿起一个梨给公主吃,还说道:“一个梨也堵不住你的嘴。”这句话看似平常,其实是错的,因为若真的在唐朝,人们是不吃生梨的。

唐朝时,梨不像荔枝那么名贵,而是十分常见,人们吃梨会用炉火明着火直接烤熟了再吃,或者闲来无事,也可以蒸着吃。平常百姓喜欢这样吃,就算是贵为皇帝的李亨也会让宫人在宫中准备一个火炉,亲手为自己宠爱的大臣烧梨吃,身为臣子,能吃到皇帝亲手烧的梨,真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殊荣。不过我们现代到了冬天,也会有人在炉火上用水煮梨吃,吃法和唐朝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早春第一果”樱桃

名贵如荔枝,平常如梨,樱桃(又叫含桃)在唐朝时被称为“早春第一果”不仅会供奉给祖宗建庙,皇帝还会亲自摘樱桃赐给大臣,以示皇恩浩荡。前面说完梨的吃法以蒸烤为宜,那么樱桃也不是随随便便洗洗就直接吃了的。

在朝廷为进士举办的新科及第的“樱桃宴”上,新鲜摘取的樱桃都会放在琉璃器皿中,使颜色鲜红,似珍珠玛瑙般晶莹剔透的樱桃透过琉璃器皿散发出诱人的光泽。吃樱桃时,还需要搭配着一碟“糖蒸酥酪”,将樱桃蘸着酥酪,酸甜与奶香混合,别有一番滋味。

“糖蒸酥酪”其实就是一种特质的酸奶,这或许就是“水果捞”的前身。

金桃

我们大家都知道毛桃,*桃,水蜜桃,那这金桃又是何物呢?其实金桃到底长什么样我们现在已经无从查证了,只知道根据记载,在金桃出现在长安城的那一刹那引发了全城的轰动,此后的几百年,后人还对其追讨不已。

唐太宗贞观九年十一月的一天,从康国千里跋涉来到大唐的使臣们,向唐太宗李世民进献了一种神秘的异域水果,名叫“撒马尔罕的金桃”,坊间人们纷纷议论,说这是金桃是异域术士修炼的仙果,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这种“撒马尔罕的金桃”成熟特别晚,桃肉紧实粘附在果核上,由于果肉十分甘甜可口,为避免虫蛀鸟啄,需要术士持咒,最终成熟后“大如鹅卵,其色如金”,如同来自仙境的仙果一般。千年后,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汉学家谢弗感叹道:“这种水果的滋味到底如何,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于是谢弗便把他的书名起为《撒马尔罕金桃》。

其实,后来几次康国使吏还供奉了几株金桃的树苗,只可惜安史之乱,长安失陷,宫中大乱,金桃的树苗因为无人照看而枯死了。

后来虽然有波斯,大食等国进献,但数量极少,也有唐朝商人不远万里想要去撒马尔罕寻求金桃,却都意外的死于非命,直到*巢之乱,曾经辉煌的大唐帝国陷入战乱与纷争,这种金桃最终消失在晚唐的余晖中。虽然有后人指出,这种“金桃”其实是桃子与柿子嫁接得来的,又说是来自南方潇湘之地,吃后可以驱邪。

但是这种“金桃”到底是什么,现代的我们可能永远也看不到了,它可能永远只能存封在历史中。就像盛世大唐一般,繁华过后,只剩云烟,盛世华章只在人们的想象中,真正的大唐盛世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现代人也不会知道了。

李子

唐代李直方曾对当时唐朝可食用的水果进行了一次排名,以绿李为首,梨子第二,樱桃第三,柑橘为四,桃子第五。

李子种植范围广,南北皆可种植,而且品种繁多《群芳谱》中粗略统计了一下李子竟有上百种品种。平常我们想到李子时,不免口流酸水,因为李子的皮是很酸涩的。而唐朝时,南方种植了一种“檇(醉)李”这种李子甘甜醇厚,吃的时候也是有特殊吃法的,“啮而吮之”即把皮咬破后,慢慢吸吮果汁。

唐朝诗人孟浩然的《田园作·弊庐隔尘喧》中写道:“卜邻近三径,植果树盈千树。”

在诗中可以看到,唐代时已经有许多人会种植果树,尤其是一些官宦之家,他们在自家院子里种植果树,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在寺庙里,僧人也会供奉果盘,皇帝用水果来赏赐臣子,以示恩宠。

果酒种类繁多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国有着数千年的酒文化,大部分的酒都由粮食酿造而成,唐代时也是主要以谷物酒为主,至于果酒那便是十分珍贵的了。在所有的果酒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葡萄酒”了,葡萄酒起于汉代,到了唐朝时,胡人酿造葡萄酒的工艺传入大唐后,产生了一种新型葡萄酒,即“马乳葡萄酒”。

除了葡萄酒,石榴酒也深受唐朝人的喜爱,尤其是武则天更是十分钟情,我们知道石榴多子,寓意“多子多福”。唐代时,“石榴裙”上到太平公主,杨贵妃,下到平民百姓家的女子都十分喜欢这种衣服款式。石榴酒经过破碎,发酵等数道工序后,其味酸甜爽口,而且能够健脾消食,降脂降压,武则天曾下旨封石榴为“多籽丽人”。

结语

水果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食物,其营养十分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等深受人们喜爱,尤其到了夏天,水果更是必不可少,唐代时,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国家盛世安康没有战乱,人们才能有时间有精力去研究这些吃食。

我们知道古代的规矩繁多,仅仅是一个水果,现代人可能直接拿起来就吃,而唐代人却是又要蒸又要蘸,不过也因此才能体会到水果特有的芳香果味。在现代生活中的我们,也要多吃水果,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初学记》

晋行记研学中心文创产品

云冈研究院正版授权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