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流胶病已成为李树、樱桃树等果树的一种重要枝体病,严重影响果树的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果树死亡。
从病因来看,可分为生理性流胶和感染性流胶。生理胶流主要是由霜冻、霜冻、病虫害、冰雹、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度、结果过多、土壤粘度大或土壤酸度高引起的。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坚硬的琥珀状胶块,感染腐生菌后变褐腐烂,导致树木活力越来越弱。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树木死亡。雨季,这种疾病在老树上更严重,而在小树上病情较轻。
感染性流胶病主要损害树枝,。病原菌侵染当年生枝条时,通常从伤口和侧芽侵入,并有以毛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同年不流胶,有潜伏感染特征。第二年,瘤皮破裂并溢出胶液。发病后期,病部表面出现大量梭形或圆形黑点。一年中有两个高峰,一个是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一个是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差异。
防治状态及用药
一。防治状态
1)目前市场上主要选择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经过多年持续使用,越来越多的药物产生耐药性,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必须逐步增加药剂的用量。但一旦浓度不当,极易造成药物损伤,导致上述疾病防治系数增大,成为李树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2)多数种植者无清园习惯,摘果后不用药,为真菌的繁殖和孵化提供了机会,导致园内病原菌量大,来年发病率高。
二。用药:
这种疾病的病情和严重程度与树木的强度、伤口的存在和数量以及当地的温度和湿度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其特点是起病快、危害大、抗性强、防治成本高、控制困难。
为此,应选择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系数高的新型生物制剂,及早防治,抓住用药时机,强化树体(使用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等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方案:
发芽前半个月至一个月:《青枯立克》-倍+地力旺-倍+有机硅灌根1次,灌透毛细根区。
春芽期清园:《溃腐灵》60-倍液加有机硅全园喷雾。
开花前:《靓果安》-倍溶液加有机硅喷雾一次。
展叶期:《靓果安》倍液加有机硅喷两次,其中一次与沃丰素倍复配。
果实生长期:《靓果安》-倍加有机硅喷雾2-6次,每次间隔10-15天左右。高发期复配大蒜油0-1倍或其他化学药剂,长势弱复配沃丰素倍。
采果后:《溃腐灵》-倍液+沃丰素倍+有机硅全园喷雾。
落叶2/3:《溃腐灵》60-倍液加有机硅全园喷雾。
修剪口吐沫:《溃腐灵》加有机硅,涂在修剪时的剪锯口上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