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立春聆听古琴里的春天 [复制链接]

1#
今年的立春时间为年2月3日星期三农历庚子腊月廿二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群芳谱》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古琴里的春天吧春景《春景》:见于清代道光年间沈云岚撰辑的《峰抱楼琴谱》。其词曰:春色娇,丽融和,暖气暄,景物飘飘美堪羡。花开三月天,妖娆嫩蕊鲜,草萌芽,桃如火,柳如烟……由唱词可见,此曲描写的是三月游春的景色,春色娇,丽融和,暖气暄,桃如火,柳如烟,所以是一派生机勃勃,阳春三月的景色,此曲大量运用了“撮”的指法,也正是体现了热闹活泼、轻松愉快氛围,所以此曲在弹奏时可以节奏明快一点,弹出欢快愉悦、生机勃勃、明丽生动的感觉,可以弹得虽快,但不宜过于急乱浓艳、落指还是应该有条不紊、简洁干净。特别有些明显相对句式出现时,可以一轻一重、一快一慢,产生一种一问一答对话式的效果。桃源春晓乐曲题材取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文《桃花源记》,曲谱的后记也摘其序文大概:“晋太康中,武陵渔者操舟溪行迷失道,见桃花夹岸,落英缤纷,遂沿溪而入,得异境,桑麻村落,男女怡然。争来问讯,云是秦人避乱居此,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如日送归,他日觅之不可得矣,故有是曲。”
  《桃源春晓》、给我们这样的初步感受:宁静和谐的田园、怡然快乐的人群;音乐形象明晰显然、音乐语言质朴古老。
  酷爱自然的陶渊明对田园、对生息在田园的人们怀有一种天然的情感,《桃花源记》是诗人最高的理想境界。借助琴曲曲题和诗文的启示,我们可以在其导引下自由自在地想象:田野的春风、小溪的清流、近处的茅屋、远处的炊烟、暮归的飞鸟、淳朴的田父、天真的村童……通过想象表达琴曲宁静、自然、淳朴的精神境界,并借此抒发弹琴人的胸怀情操……。春晓吟“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和风澹荡,大地回春,细雨如酥,万物萌动,琴曲《春晓吟》正体现了这一派生机景象。《二香琴谱》认为它“和平、中正、大方”。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弹一曲《春晓吟》,指下春风生,弦间暖意起,顿觉神气清爽,一身畅快,也算不辜负这大好时光。《春晓吟》以散音开篇,在春眠不觉晓的慵懒意境中展开。整个上半段都可以自由发挥,散板为主,以表现春晓人倦起懒梳头的情态。而从泛音开始一转。清新的泛音,犹如从远处渐渐传来的鸟鸣,时隐时现,一应一答。随之渐强的打圆,似乎是那按耐不住的心,急欲推窗而览,一观究竟。转入下半段后,应取音清晰,节奏明快亮丽。开窗纳阳,心情为之舒畅,见窗外新枝亮叶,繁花似锦,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真是:独怜新绿绕新红,春浓人浓情更浓!弹到此处,意已满,便渐入尾声,从放入收。春色虽美,终归不永,思及人生何其短哉,继而怆然。曲调此处再回散板,淡淡哀愁上心头,罢罢罢,几声泛音最终结束此曲。玉楼春晓《玉楼春晓》为诸城派独有琴曲。题名与曲意完全一致,表现在春意氤氲、晓风轻拂之中闺中女子的情愫。女子于春眠乍醒之时蓦然醉于楼外春光明媚之中,心怀无限幽情。此曲仅见于王燕卿所传《梅庵琴谱》(年)。曲调轻松流转,不同凡响,颇有春眠乍醒、惺忪欲醉之意。曲中从“双吟”乐句之后,恰如欠伸之状而转为清醒,有惟妙惟肖之感。尾声以异常清明之泛音而结束,尤为神妙。曲意绮丽,音韵悠扬,仿佛置身于其境,让人欲罢不能。*莺吟《开指*莺吟》,简称《*莺吟》。其刊载于元代的《事林广记》中。其中“开指”是大型琴曲中前面的小引子,一般是用来熟悉本调的弦路,或简要地介绍全曲。“开指”有时为帮助记忆,也填有歌辞。这首歌借*莺在花丛中的飞舞来表现春日的欢欣。《事林广记》中歌词为:“*莺,*莺,金衣簇,双双语,桃杏花深处。又随烟外游蜂去,恣狂歌舞。”

点击图片购买中国首张“琴尺书画”专辑

《不可说—郭关音画作品集》

推荐阅读

艺道书院琴道修学

艺道书院书画修学

艺道讲堂

古琴公益讲座系列

不可说—郭关音乐绘画作品集

艺道讲堂|爨碑法临习

灵性之境—郭关道长玄画

郭关道长古琴演奏专辑

郭关|爨碑书法的探索者

艺术欣赏

郭关道长:生于湖南,书画家,古琴家,道家全真派道士,艺道院住持。作品涉及书画、古琴、斫琴等领域;晓音律、幼随祖父习琴;二零零六年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系统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二零一三年修道,通斋醮科仪;其曾就学于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硕士。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台湾、佛光山、英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台湾建立有“郭关艺术馆”,长年展示郭关作品数百件。

《鸥鹭忘机》郭关道长演奏宋琴陋室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