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言q语:
1)本人喜欢红烧肉的程度:身边朋友多少有点怀疑本人重庆户口真实度。
2)在上海的几年,吃过的本帮菜馆儿比川菜多了去了,奇奇怪怪
3)声明:虽是著名嗜甜圈领军人物,但我吃辣的本事依然在血液里流淌!
浓油赤酱,形容本帮菜的经典四字词,而其中最“称职”的一道,非本帮红烧肉莫属!炖到软烂入口即化的厚五花,连着QQ的皮,在收过汁水的咸甜口酱,把浓郁狠狠地裹一遭。它永远不会太单一,每一块端正的红烧肉都有小料相佐:白灼小青菜也好,卤鸡蛋也好,百叶结也好......浇着汁伴着米饭,滋味我不用多说了吧?不论是巷口小店,还是精致餐厅,它一上桌,我总会找到家的感觉。好像那种,每次回外婆家,外婆都会提前在厨房里七七八八忙一下午,做好一桌子你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你碗里夹:“乖乖,多吃点,看你瘦的呀!”以下几家小馆儿,活动范围在好吃好逛好时髦的淮海中路/陕西南路/襄阳北路方圆3公里内:——如轨迹重合,口味相宜,排名不分先后,整起来即可!
晓平饭店
普通的梧桐树下的普通街头的普通小店,好久不见,最近似乎都登上上海必吃榜啦。踏着小木楼梯转上二楼,阿姨都特别特别热情可爱地迎上来。慕着咸蛋*茄子的名而来,却爱上了老砂锅盛出来的香浓红烧肉。她家是更多带一些酱油咸味的红烧肉,似乎不容易太腻;重重的油焖感,滋滋滋的砂锅响,我心想:辛苦健身不就是为了这口吗?
懂经爷叔
在酒吧/咖啡甜品店/买手店遍地开花的“巨富长”(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这个安安静静吸收着老上海多元文化的精致小馆儿,我和朋友们都爱得不行!私房红烧肉配车厘子,咋样?够不够international?再来一份虾爆鳝,咋样够不够多元?第一次去的时候,老板爷叔穿着长衫,戴着金丝框眼镜,走过来特别亲切地问询是否合口味,还嘱咐:红烧肉一定要吃完哦!
老吉士
偶然刷到微博flypig说他心目中的top1红烧肉是老吉士家的,本爱好者第一时间去品鉴。果然,有两把刷子。百叶结混着甜咸赤酱,盲猜红烧肉有炸过的痕迹,你知道吗?就是那种,你吃出来有一点焦香,但它入口是绝对软糯化开。能不能顶住不要米饭?不能的。这时候再来上一道最最喜欢的荠菜年糕,也不算过分吧。
瑞福园
老字号必吃榜,他家的招牌大*鱼棒打小馄饨,相当响亮而我至今没吃上过,每次售罄!不过红烧肉倒是每次都不忘记点,说不上优秀,但禅式的圆煲端上桌,总是能唬唬人的。他们家不论从菜式、装潢,到店员的穿着,俨然都渗着上世纪国营饭店的威严架势。还会再来,总有一天能吃上你吧?*鱼棒打小馄饨!
点石斋小宴
从一个美丽上海女孩朋友圈的照片种草,至今没吃上。不是因为满座,而是每次都有种种原因阻碍——反而成为我心心念念的餐厅。有个下雨天沿着街边散布,偶然看到身侧这家小店,优雅地伫立在一栋灰色老洋房里。外面雨淅淅沥沥,小窗里的世界好像避开了所有嘈杂,静静地经营自己的料理。于是我暗戳戳打开dz点评,按下了收藏键。
SHANGHAI春在
说句题外话,我们移步浦东。步行五分钟即可到IFS国金中心,滨江附近的独栋小馆为这遍地金融保险的陆家嘴倒是反增了一些人文温柔。如果说有让红烧肉变得不那么腻的方法存在,那就是让分量减少——这家的分量我爱了。(虾爆鳝也好吃!店里菜式不算多,没想到TOP1的菜品竟然是老上海葱油面!以至于点完之后服务员惊讶地问:你们真的不要点一份葱油面吗?忍住才没有被碳水炸弹给击倒,但没忍住常常去吃上一碗半碗。
突然想外婆啦
她不会做红烧肉,但她会煮火锅等我回家
她最近学会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