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第一次参加了大樱桃年会。在会上确实收获到很多信息。樱桃年会属于高水平学术会议,会上许多专家学者汇报了前沿的有关大樱桃的科研成果,对发展大樱桃产业具有指导意义。在会上,我对学术报告并没有思考太多。这些技术是需要时间慢慢验证的。但是,从会议上了解到我国大樱桃产业的现状却让我思考了很久。今天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从会议上了解到,我国大樱桃种植面积从年到年十年间翻了10倍。年到年每年按照15万亩(用亩作单位更好计算)的速度增加。到目前我国大樱桃种植面积约万亩。产量约50万吨。仅次于种植樱桃第一大国土耳其。回想当初我开始种樱桃时2年了解到,我国樱桃种植面积只有10万亩左右,全国每人还均不上2枚樱桃。当时我分析了我国过低的种植面积与强大的消费群体的矛盾,决定种植大樱桃。
而现在,万亩的种植面积是否过剩了?还没有,10年前国内有90%的人不知道大樱桃。当初的主要消费城市只有烟台,大连、沈阳、长春,北京等。而现在由于互联网强大的信息覆盖面和快捷的物流,使樱桃销售遍布了全国各地。所以国内樱桃消费市场的增长比樱桃的种植面积增长还快。近两年我国每年进口20多万吨樱桃来补充国内的消费需求。
再往深一步分析,由于樱桃是时令性水果,国内樱桃(包括设施栽培)供应期从3月-7月,进口樱桃从10月到2月,还达不到全年供应。即使我国到年樱桃产量万吨,全国人均消费也只有0.7kg。按这个思路分析下去,大樱桃种植前景还是很好的。
但是,大樱桃不是平民水果。虽然大樱桃产区的平民能够吃上大樱桃,虽然全国各地的水果架上都会摆上大樱桃,而真正能够消费大樱桃人群也是少数。所以不能按照14亿人平均计算。
从近几年大樱桃市场看。进口樱桃价格高于温室价格,温室价格高于冷棚价格,冷棚价格高于早熟地区价格,早熟地区价格高于中熟地区价格,晚熟地区价格高于中熟地区价格。精品价格高于普通价格。从这个价格分析得出结论:大樱桃主要消费市场在于高消费人群。这些高消费人群对于价格不敏感,对品质要求更高。而平民消费却是价格决定的,便宜了就买,贵了宁可不吃。
再分析种植户,目前大多数种植户是小面积的散户,他们用传统的模式,基本是靠天要产量,靠客商要价格。他们的产品主要是平民产品。一旦平民消费市场过剩,种植户就会受到毁灭性打击。综上分析,精品大樱桃前景广阔。这需要有规模,有组织,有品牌,有质量的可靠保障。低品质大樱桃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低价市场会过剩。像今年,大樱桃价格差之高,已经说明问题了。